在艋舺乞食寮擔任丐首,不僅可賺大錢還能世襲後代?

2018年1月26日—簡單地說,乞食寮是指無家乞丐的棲身之所。各地乞食寮的起源不盡相同,有的是乞丐群居自然而成的生活空間,或是有人自費投資創設的收容設施。無論 ...

在艋舺乞食寮擔任丐首,不僅可賺大錢還能世襲後代?

一提到艋舺、萬華等,大家現在首先會想到的,大概是龍山寺附近群聚的遊民吧?而回顧艋舺(今萬華區北半部)的歷史可知,無家可歸者(the homeless)與當地的深厚關連其實由來已久,特別是乞丐。

最為人所熟知的,大概是大正十二年(1923)由施乾(1899-1944)創立的乞丐收容所——愛愛寮。不過,無家者與這座河港城市的歷史淵源,並不是從日治時期才開始,至少可以上溯至清道光年間(1782-1850)創設的乞食寮。

施乾(1899-1944),愛愛寮(今臺北市私立愛愛院)的創辦人。(Source:Wikimedia[1])

簡單地說,乞食寮是指無家乞丐的棲身之所。各地乞食寮的起源不盡相同,有的是乞丐群居自然而成的生活空間,或是有人自費投資創設的收容設施。無論如何,乞食寮通常都設有一位管理者,官方稱為「丐首」,俗稱為「乞丐頭」;相對應地,住在乞食寮的乞丐則有「歸頭丐」之稱。

在清代艋舺,這樣的乞食寮有兩座──位於龍山寺旁的「頂寮」和啟天宮(料館媽祖廟)附近、較晚創立的「下寮」。這兩座乞食寮在收容人數上是臺北地區最多的,設立時間上也較早。

乍看之下,乞食寮彷彿旨在收留無家乞丐,然而,這與今日不以營利為宗旨的收容中心是一樣的嗎?

或是我們更具體的提問:清代臺灣的乞食寮,是不是一種不求回報、單純以救助無家者為營運目標的慈善事業?

以艋舺為例,首先從丐首的收入來看。若以《武狀元蘇乞兒》這部香港電影來看,可能會讓讀者下意識地將「丐幫幫主」與丐首畫上等號,或是認為丐首就像周星馳所飾演的蘇察哈爾燦,本身也是一名乞丐。

雖然歷史上確實不乏這種由乞丐出任丐首的情形,不過,艋舺的丐首從設立之初便不是乞丐出身——他們不僅不以乞討維生,甚至富裕到可以放高利貸、經營當鋪的程度。日治初期(1906)的調查發現,下寮丐首黃俊的家中有女婢等家僕,夫妻二...

相關分類資訊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負責人為陳?松,以下為「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詳細資...

臺北市私立中山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臺北市私立中山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負責人為趙芬蘭,以下為「臺北市私立中山老人...

臺北市私立軒儀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臺北市私立軒儀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負責人為盧嘉富,以下為「臺北市私立軒儀老人...

臺北市私立福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臺北市私立福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南港區,負責人為顧致德,以下為「臺北市私立福安老人...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恆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護型)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恆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護型)」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負責人為胡世賢,以下為「財團法...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負責人為...

臺北市私立葉爸爸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臺北市私立葉爸爸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屬於私立機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負責人為黃玉珍,以下為「臺北市私立葉爸爸...